07
2023
-
03
靜壓管樁的常見事故介紹,快來收藏!
靜壓管樁的常見事故有哪些?下面我們大家一起來簡單分析一下。
靜壓管樁常見質量事故分析及處理:
1. 樁身上抬
由于靜壓管樁是擠土樁,在場地樁數量較多,樁距較密的情況下,時常后壓的樁會對已壓的樁產生擠壓上抬,特別對于短樁,很易形成吊腳樁。做靜載試驗時,這種樁開始沉降較大,曲線較陡,但當樁尖到達持力層后,承載力明顯提高,沉降曲線趨于平緩,這是典型的抬樁曲線。除了靜壓管樁樁身靜沉較大外,還可能使接頭脫離樁身,使樁尖空空,大大增加了對周圍樁身的水平擠壓,造成樁身傾斜和變形。在處理上施工前會合理安排施工順序,同一單體建筑物要求先壓場地中央的樁,后壓周邊的樁;先壓持力層較深的樁,后壓較淺的樁。樁身提升后,一般采用復壓的方法使樁基正常工作,但承受水平荷載的基礎要慎重。
靜壓管樁
2. 靜壓管樁-引孔壓樁的問題
為了防止樁間的擠土效應太大,或土質太硬而使樁身較短,施工中往往采用引孔壓樁的工藝 ,即先鉆比管樁略小規格的直徑鉆孔,深度是樁長的(2/3~1)L,然后將管樁沿預鉆孔壓下去。引孔應隨引隨壓,中間進行間隔工作時間一般不宜使用太長,否則孔內積水,一是會軟化樁端土,待水消散后孔底會留有具有一定存在空隙;二是通過積水往樁外壁冒,削弱了樁的側摩阻力。
對于硬土層,樁尖不能到達導孔的底部。施工后,導孔底部的水使土體軟化,承載力不能滿足設計要求。
3. 靜壓管樁-樁端封口不實
封口不實而存在縫隙,地下水就會在壓力作用下使樁外的水通過縫隙進入樁管內腔,若樁尖附近的土質是泥質土,遇水易軟化,這將直接影響樁基礎的承載力。焊接質量要求與端板間無間隙、錯位,保證焊縫飽滿,無氣孔存在。施焊對稱進行,焊拉時間控制得當,焊接完成后自然冷卻15分鐘左右方可施打,因為高溫焊縫遇水后變脆,容易開裂。工程上比較有效的補救技術措施是采用“填芯混凝土”法,即在管樁施壓完畢后立即灌入高度為1.2m左右的C20細石混凝土封底,樁端不漏水,樁端附近水壓平衡,樁端土承受三相壓力,承載力能保持穩定。
4. 靜壓管樁-樁頂(底)開裂
由于目前壓樁機越來越大,較重可達12000KN,對于較硬土質,管樁有可能仍然壓不到設計標高,在反復復壓情況下,管樁樁身橫向產生強烈應力,如果樁還是按常規配箍筋,樁頂混泥土抗拉不足開裂,產生垂直裂縫,為處理帶來很大困難。
上一頁
下一頁
相關資訊